我還喜歡米粉里的鍋燒。如果酸筍、酸豆角之類的只算輔料、配菜,這個可是與鹵水一起是米粉的“正室”。鍋燒是用油炸過的帶皮豬肉,一碗基本的鹵菜粉里只有薄如紙的三兩片,想要多一點是需要另外加錢的。
梁玉珍炸的鍋燒顏色金黃,肉皮部分香香脆脆、肥肉部分酥松滑爽有彈性,一點也不覺得肥膩。梁玉珍說,一份好的鍋燒需要在過水后,用竹簽在肉皮上刺上密密麻麻的孔眼,這樣過油時皮上才能起均勻的小泡,口感更加酥脆。對于自己的鍋燒,梁玉珍很自豪:“每次質檢部門檢查時,都要求我們多送一些,他們說我們的鍋燒好吃?!?/span>
在桂林一路采訪下來,總是聽人講到馬肉米粉的好。他們講述的口吻,帶著回味,帶著贊嘆,又有一絲地遺憾。隨著老米粉師傅的相繼離去、手藝的失傳,一碗正宗的馬肉米粉,已經(jīng)成為桂林的奢侈。林志捷講,放在過去,北京人總是夸涮羊肉,桂林馬肉米粉是能與之抗衡的;桂劇表演藝術家蘭魁會說:“你千急莫講,一講口水就流。”
馬肉米粉的碗不同于鹵菜粉等其他桂林米粉的容器,是一個足高底淺的小碟,一兩米粉能夠分成五份裝進碟子里,再配上鮮美的馬骨湯、馬肉片,加鹵水、蔥花、香菜、黃豆,嘴里頓時飄香四溢。做得精致的米粉由一根團成,在碗中找到米粉的頭,含在嘴里一嗍,一口就是一碗。所以,食客吃馬肉米粉,考驗的是下粉師傅的眼力見,這邊碗一空,新的粉就要及時添加上,如果中間有時間間隔,則是不合格的表現(xiàn)。馬肉是需要臘制的,切成條的馬肉拌上配料在缸里腌上四五天,然后掛起來晾曬10天左右為好。“現(xiàn)在的天氣最合適,西北風吹起來,最適合掛馬肉?!绷褐緩姼嬖V我,風吹過的馬肉很干爽,聞起來一股香味,色澤紅亮。所以,馬肉米粉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得賣的,它要等到秋末冬初這段時間才會上市。想象一下,大雪紛飛的時候,三五好友相約去吃馬肉米粉,幾碗下肚,身上也有了熱氣,舒服愜意。林志捷說,馬肉米粉盛行于上世紀四五十年代,當時戰(zhàn)爭蜂起,流亡群眾云集桂林,兵馬來往日多,很多的戰(zhàn)馬都被宰殺做肉了,于是馬肉米粉生意興隆。因為稀有,馬肉米粉要比平常的粉貴很多,不是尋常人家吃得上的東西。一本小說里曾經(jīng)記載了當時馬肉米粉館建設得華麗:館子小巧玲瓏,房間安的是五彩玻璃格子的花窗,桌椅都是紫檀木鑲邊的大理石面,顯得清潔雅靜。最有名的關于馬肉米粉的故事,發(fā)生在1944年。當時,何應欽去桂林參加白崇禧母親的九十壽宴,與他一起的賓客還有史迪威。白崇禧以馬肉米粉宴請客人,何應欽第一次嘗到,連口叫好,吃了有數(shù)十碗。